“昨天”是什么
剛過三歲生日的祥祥,晚上睡覺前突然對媽媽說:“天亮的時候,我們?nèi)吠婧貌缓茫俊薄皹吠渴裁词菢吠俊眿寢尣唤獾貑?。祥祥解釋:“就是昨天嘛!昨天我生日的時候,我們?nèi)吠姘?!”這下媽媽才明白,祥祥指的是上個月他生日時,全家去兒童樂園玩的事。
用具體事件標示時間 在三歲以前,幼兒幾乎都是活在“當下”,對于時間的流逝沒有什么感覺,言談中自然很少提到過去或未來所發(fā)生的事,他們對時間的知覺,主要依靠本身的“生物時鐘”來提供時間的訊息。比如:肚子餓了,便知道喝奶的時間到了。
大約三歲開始,孩子的時間概念積極形成,言談中也越來越常使用與時間有關的字眼。此階段幼兒的時間知覺是與事件的聯(lián)系為主,包括:周遭環(huán)境或大自然的變化,如日夜的差別,以及生活中的具體事例,如吃飯、睡覺、上學等,都是幼兒知覺時間概念變化的主要指標?!霸绯俊睂τ變簛碚f是“天亮的時候”,“白天”就是“上學的時間”,“晚上”則是“天黑的時候”。
所以,孩子有時可能會發(fā)生混淆。假如孩子記得放學的時間是“天黑了”,那么天一黑,他就認為“媽媽來接我回家”的時間到了。如果一大早就下起雨來,天色比較陰暗,幼兒可能會納悶:“天已經(jīng)黑了,為什么媽媽還沒來接我?”
幼兒不太了解時間名詞的意義 三歲幼兒語言發(fā)展迅速,有關時間的字匯吸收得很快,在言談中可聽到他們經(jīng)常使用的有關時間的名詞。提到過去的事情,他們常會說“昨天”“有一次”;有關未來的字匯則有“下次”、“明天”、“以后”、“等我長大的時候”。但是,有些相應于時間名詞的時間概念卻尚未形成,許多大人往往高估了他們的時間概念。
盡管對時間的估算,仍不太掌握得住,但是幼兒很喜歡模仿大人說“一下下”、“再等一分鐘”、“來不及了,快盡到了”……,有的幼兒雖然還不會看時鐘,但游戲時,他們也會學大人看看手表,然后說“兩點了”或“吃飯的時間到了”。其實孩子往往并不十分確定“一分鐘”、“五分鐘”、“兩點”的真正意義,也搞不清“昨天”和“上個月”的不同。
幫助孩子增進時間觀念 由于時間摸不著,也看不見,大人要與幼兒討論時間,最好盡量引用具體的事例。比如:“午睡醒來,就是游戲時間”、“爸爸下班回家的時候,就可以看小丸子”,這樣孩子比較聽得懂,也能幫助孩子逐漸建立時間表的觀念,了解在特寫的時間才能做特定的事情。
此外,盡管幼兒的時間概念發(fā)展常不及他對時間字匯的掌握,但是學習使用時間字匯,可以增進幼兒的時間觀念。反之,幼兒時間概念的形成,也能幫助他們更正確地使用時間名詞。兩者之間有相輔相成之效。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(nèi)回答您!
(責編:smw????來源:育兒網(wǎng))